碎瓷绿釉瓷碗

孔雀绿釉碗 故宫博物院
2023年10月24日 — 此碗造型俊秀,是典型的正德宫碗式样。 孔雀绿釉亦称“法翠”、“翡翠”或“吉翠”釉,它是一种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中温颜色釉,其釉色明丽葱翠,颇似孔雀羽毛上的绿色。2023年10月24日 — 碗内壁及圈足内施青白色釉,外壁施孔雀绿釉,近足处暗划仰莲瓣纹。 此碗虽未署款识,但其典型的正德宫碗式造型和器足内施淡 青白釉 的特征表明其为正德官 孔雀绿釉碗 故宫博物院2018年6月6日 —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莲花纹碗 湖南博物院 唐代(公元618年—907年) 高51厘米,口径15厘米,足径57厘米 出于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“黑石号”沉船 敞口,弧腹,圈足。 胎色灰白,外施白色化妆 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莲花纹碗 湖南博物院2021年11月28日 — 绿釉:汉代陶瓷工匠发明了在釉料中加入铜的氧化物作为呈色剂,利用含铜釉料在窑炉氧化气氛中能够产生绿色呈色反应的机理,使器物整体或局部呈现出绿 古代瓷器中,为何很少有绿碗等食器?因为绿釉中加了这种

清雍正绿釉瓷碗 百度百科
清雍正绿釉瓷碗是清雍正时期的一件文物,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。清绿釉瓷碗 口径161,足径58 ©2024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访问总计: 苏ICP备号 无锡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艺术博物馆,位于惠泉山下,古运河 清绿釉瓷碗 典藏 文物藏品库 无锡博物院年代: 中华民国绿釉瓷碗 河南博物院碎瓷绿釉瓷碗 鉴赏鉴别:颜色釉瓷 :雍正官窑的水准! 09:53 来源: 鉴藏元明清 众所周知,作为一代帝,雍正除了勤勉政务,审美趣味亦是极高。 极简与淡雅是他的典型风格。碎瓷绿釉瓷碗

【精品赏析】孔雀绿釉小碗
2017年10月26日 — 孔雀绿釉的特点是釉光清澈明亮、呈浓郁的蓝绿色,玻璃质感强,釉下满开极细的碎片纹。 它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,因唐宋时期的商贸往来, 其原料、技术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窑新创烧的一种高温釉,因釉色似鹅蛋,呈现白中微泛青的色调而得名。元代“枢府”瓷制作规整,品质优良,多有印花装饰,纹饰题材以云龙和缠枝花卉纹为常见,因“枢府”釉属乳浊釉,故纹饰不太清晰 卵白釉瓷百度百科高温蓝釉的出现是在 元代。入 明 以后,特别是在宣德时,蓝釉器物多而质美,被推为宣德 瓷器 的上品。 至 清康熙 时,更出现 洒蓝釉、天蓝等多种新品种。蓝釉以氧化钴为呈色剂,最早见于唐三彩,宋代钧窑以天蓝釉为主 蓝釉 百度百科清雍正绿釉瓷碗 是清雍正时期的一件文物,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。中文名 清雍正绿釉瓷碗 馆藏地点 南京博物院 所属年代 清朝 类 别 陶瓷器 文物特征 高54,口径115,底径43 厘米 清雍正绿釉瓷碗 百度百科

碎瓷绿釉瓷碗
碎瓷绿釉瓷碗 鉴赏鉴别:颜色釉瓷 :雍正官窑的水准! 09:53 来源: 鉴藏元明清 众所周知,作为一代帝,雍正除了勤勉政务,审美趣味亦是极高。极简与淡雅是他的典型风格。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故宫馆藏的雍正颜色釉瓷器,品一品纯色釉中 2013年12月3日 — 哥窑八方碗 高42厘米,口径78厘米,足径28厘米。 碗呈八方形,口微外撇,弧壁,瘦底,八方形圈足,足微外撇。碗里外满施釉,外壁施釉较厚,开片较大,为冰裂纹;内壁施釉薄,开片细小而密集,形成一种无规则的蜘蛛网线,即百圾碎。故宫博物院馆藏哥窑精品赏析冰裂纹 瓷器是汉族传统名瓷。 冰裂纹也称璺,它是瓷器本身内部应力的一个表现,只有当内部应力在 正常状态 下 不平衡、无法维持现有状态,釉的伸缩程度超出其弹性区间极限时才产生釉层断裂、位移,直至内部应力平衡,因而形成宏观的冰裂纹效应。产生这种现象没有固定的时刻,由于与二者 冰裂纹瓷器 百度百科民国苹果绿釉瓷碗 馆藏地点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所属年代 民国 类 别 瓷器 材 质 瓷 文物来源 移交 藏品编号 2763 完残程度 基本完整 质量范围 150kg 入藏时间 1949年10月1日1965年 民国苹果绿釉瓷碗 百度百科

清代晚期绿釉瓷碗 百度百科
清代晚期绿釉瓷碗 馆藏地点 海南省博物馆 所属年代 清代 类 别 瓷器 文物特征 外型尺寸(cm) 高57 口径22 足径104 具体尺寸 高57 口径22 足径104 具体质量 0688kg 新手上路 2023年10月24日 — 哥窑青釉碗,高75厘米,口径198厘米,足径56厘米。 碗敞口,弧壁,浅圈足。里外满饰青釉,釉厚润如脂。釉面布满细碎的开片纹,深浅不一,如网如织,深纹片呈黑色,浅纹片呈黄色,俗称“金丝铁线”纹。哥窑碗 故宫博物院盛世风采:乾隆的单色釉“惑”! 知乎 2020年5月28日 乾隆官窑绿釉瓷,可分为孔雀绿、瓜皮绿、松石绿等多个色系。 其中,孔雀绿釉是因呈色翠绿透亮似孔雀羽毛而得名;瓜皮绿釉是因色泽似西瓜皮而得名;松石绿碎瓷绿釉瓷碗2020年6月24日 — 景德镇绿釉瓷在明中期开始流行,俗称“瓜皮绿”,之后一直延续至清代,康熙时期曾大量烧造,官窑制品称为“娇绿”。 康熙晚期以后,低温绿釉衍生出许多品种,如湖水绿、秋葵绿、松石绿等,似已使用熟 清代颜色釉瓷器品种大全(一) 知乎

绿釉瓷 百度百科
绿釉最早见于汉代,从汉代的铅绿釉陶开始,低温绿釉的烧制一直都没有间断过,宋代的 磁州窑 和 定窑 等都有烧造,定窑所烧的绿釉被称为“绿定”,弥足珍贵。 金代扒村窑和元代磁州窑都有 绿釉釉下彩 褐彩的制作。 元代 卵白釉瓷 是元代 景德镇窑 创烧的一种白釉瓷的统称。 因为底款有 枢府 铭文,所以卵白釉也叫 枢府瓷。卵白釉瓷器其胎体一般比较厚重,釉呈失透状,色白微泛青,恰似鸭蛋壳色泽,故称“卵白釉”。其主要装饰手法是模 白釉百度百科2020年11月19日 — 本文将横向对比宋代各窑的茶碗/瓷碗 ,以供欣赏。我国早期茶碗与食用碗是共用的,直到唐宋两代茶事的兴起,才逐渐将茶具从食器中独立出来。唐时,茶盏常被称为“茶碗(盌)”、“茶瓯”;古诗文中多用“茶瓯”称呼 宋代美学一千年:50图欣赏宋瓷茶碗/瓷碗之美 知乎2020年11月30日 — 创烧于唐,极盛于北宋及金,终于元,以产白瓷著称,兼烧黑釉、酱釉和绿釉瓷,文献分别称其为"黑定"、"紫定"和"绿定" 。定窑从邢窑而来,由于历史的变迁,定窑随着地域变化,新瓷土料的运用和制瓷工艺的进步。卞向和认为:定窑最大的贡献 精品推荐—松石绿釉刻花碗,斗笠碗,五彩盘

河南安阳窑的发展历史
2015年4月9日 — 死于隋朝)墓,墓中随葬品极为丰富,共192件,其中有52件瓷器,除了三件绿釉瓷碗 ,其余都是青瓷,有开片,质地精细,十分精美。 张盛墓的发掘是很重要的,北方早期青瓷器这样有绝对年代而且大批出现者,说明当时相州(今安阳)一带 清绿釉瓷碗 口径161,足径58 友情链接links 更多+ 故宮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 武汉革命博物馆 资讯 锡博概况 最新动态 锡博章程 年度报告 采购公告 清绿釉瓷碗 典藏 文物藏品库 无锡博物院绿釉瓷有其独特的烧制工艺。早期孔雀绿釉瓷器,多直接在坯胎上施孔雀绿釉一次性低湿烧成,因而部分器物发色偏蓝,有“孔雀蓝”或“法蓝”之称。元代后期,工匠们则先在高温中将瓷胎烧成涩胎或白釉瓷,然后在上面施孔雀绿釉,再入窑二次低温烧制。定窑绿釉瓷 百度百科瓷器的一种装饰艺术。瓷器表面面布满许多小裂纹,有疏有密,有粗有细,有长有短,有曲有直,形似龟裂、蟹爪或冰裂的纹路,称为裂纹瓷。瓷面龟裂原是烧成中的一种缺陷,但当某些制品的瓷面龟裂很特别,纹路均匀、清晰,布满器面,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,于是人们就从中得到了启发,从而 碎纹瓷 百度百科

汝窑天青釉碗 故宫博物院
2023年10月24日 — 汝窑天青釉碗,宋,高67厘米,口径171厘米,足径77 厘米。 碗撇口,深弧腹,圈足微外撇。胎体轻薄。通体满施呈淡天青色釉,釉质莹润纯净,釉面开细小纹片。外底有5个细小的支烧钉痕,并以隶书镌刻乾隆御题诗一首。诗曰 2011年7月4日 — “哥窑”名列宋代五大名窑,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哥窑胎多紫黑色、铁黑色、也有黄褐色。釉为失透的乳浊釉,釉面泛一层酥光,釉色以炒米黄、灰青多见,釉面大小纹片结合。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 哥窑百度百科2018年8月2日 — 所烧瓷器种类多、釉色全、造型丰富、装饰手法独特。从瓷器类别看主要有:青瓷、乳白瓷、黑釉瓷、黑釉窑变瓷、彩绘瓷、琉璃型绿釉瓷等。所产器物在海内外畅销不衰,至今有的仍是国内外收藏者所珍藏的珍品。吉州窑瓷器种类繁多,纹样装饰丰富多彩。吉州窑各个时期的特征与鉴定方法你知道吗? 简书2024年5月21日 — 您在查找宋白釉碎纹印花瓷碗吗?抖音综合帮你找到更多相关视频、图文、直播内容,支持在线观看。更有海量高清视频、相关直播、用户,满足您的在线观看需求。宋白釉碎纹印花瓷碗 抖音

黑釉瓷 百度百科
2022年9月28日 — 黑釉瓷是传统瓷器釉色之一,出现于东汉时期。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。黑釉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及少量或微量的锰、钴、铜、铬等氧化着色剂。通常所见的赤褐色或暗褐色瓷器,釉料中氧化铁比例为8%左右,如将釉层加厚到15毫米时,烧成的釉色即呈纯黑。2019年3月1日 — 其黑色较浓,而又有黄色碎点于底足内外围绕一遭。瓷 致活泼者,则谓之鳝鱼发。以成化仿宋者为上。绿多而无碎点者厥为蟹甲青。有垂沫星若水眼,或如栈眼者,命曰新桔。其绿色亦较浓也在雍正时期的《南窑笔记》中将茶叶末釉称为"厂官釉 清宫秘釉:茶叶末釉瓷 知乎黄釉瓷是陶瓷的一种,最早出现于唐代安徽淮南寿州窑,四川邛崃窑,河南密县西关窑、郊县窑,陕西黄堡窑,山西浑源窑,河北曲阳窑,其中以寿州窑黄釉瓷最为著名。它是一种以适量的铁为呈色剂,以铅为助溶剂,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的低温釉瓷。黄釉瓷器 百度百科2020年12月28日 — 最早烧制高温绿釉瓷 的是宋代的广西容县窑。但高温绿釉的发展一直不怎么繁盛,真正被人熟知的,只有清代的郎窑绿 浇黄釉暗划云鹤纹碗 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时,又以锑为着色剂烧制出了十分艳丽的黄色,由于其釉色比浇黄釉更为 一文看懂所有瓷器——釉色篇故宫博物院

古代瓷器中,为何很少有绿碗等食器?因为绿釉中加了这种
2021年11月28日 — 彩绘瓷包括釉上彩瓷、釉下彩瓷以及釉上釉下彩争相斗艳的斗彩瓷;而颜色釉瓷 (绿釉绞胎瓷 壶,宋;故宫藏) 2 钙釉体系的高温绿釉。此类釉料是以氧化钙(CaO)作为助熔剂,其含量约占比15%左右。以此类釉料制作的绿釉器见于唐代长沙窑 2016年9月19日 — 吉州窑是中国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。所产瓷器种类繁多,已发现的瓷形有120余种。按胎釉可分为青釉瓷、乳白釉瓷、绿釉瓷、黑釉瓷、彩绘瓷、雕塑瓷和玻璃器等。吉州窑的兔毫斑、鹧鸪斑和玳瑁斑成为传世珍品。吉州窑瓷器形制与釉色特点2023年10月8日 — 颜色釉有高温釉、中温釉也有低温釉,明代品种已经多达20余种。它们或热烈,或素雅,均精益求精,呈色纯正美观。其中以永乐、宣德朝鲜红、祭蓝、甜白釉瓷,弘治朝浇黄釉瓷、正德朝孔雀绿釉瓷,嘉靖朝瓜皮绿釉瓷,万历朝淡茄皮紫釉瓷等最受人称道。故宫陶瓷馆:明代颜色釉瓷器之美孔雀蓝釉瓷碗 明(13681644 年) 高58、口径141、底径52厘米 孔雀蓝釉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,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。此碗色彩亮丽,通体有细小圆点状开片 孔雀蓝釉瓷碗 成都博物馆 cdmuseum

窑变釉 百度百科
窑变釉,顾名思义,是器物在 烧成 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。 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,经氧化或 还原作用,瓷器在出窑后可能呈现出意外的釉色效果。因由窑变釉出现出于偶然,形态特别,人们又不知其原 2011年9月5日 — 钧瓷始于唐,初名道玄瓷,后名 “ 花釉瓷 ”,又名拓釉花瓷和花瓷。这种花瓷由于在黑釉、褐釉,施以呈色不同的釉料,经高温烧制而泛现出灰蓝、乳白色的大块彩班,或蓝、白、绿、灰相间的流纹,形态各 钧瓷的前身——唐代花釉瓷该瓷人制作精巧,胎质细腻,胎釉结合较好,保存完整,形象为外来人种,它对于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。 裸体人像最早出现在西汉,1969年在河南济源泗涧沟西汉晚期墓葬中,发现一件绿釉陶树,座部上即贴有裸体人、猿猴、飞蝉等泥塑。绿釉瓷人 湖南省博物馆2019年1月14日 — 黄釉瓷器是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,用氧化焰低温烧成的釉色。瓷器上纯正的黄釉,始自明永乐年间,到弘治时期黄釉瓷已近乎完美,达到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,明晚期曾一度停烧,直到清顺治时期,才恢复烧制,康雍乾三朝的黄釉瓷主要是以仿宣德和弘治黄釉瓷为主,在沿袭明代黄釉的基础上 以黄釉(地)瓷器管谈明清宫廷用瓷制度

文物会说话元黑釉铁锈花瓷碗 济宁博物馆
2021年2月1日 — 元黑釉铁锈花瓷碗 国家一级文物,任城区徐庄乡张营村发掘,高61cm、口径137cm、底径53cm,重2365 。敞口,圆唇,收腹,圈足,器外饰半截釉,器内为铁锈花斑。 铁锈花斑为 瓷器装饰彩品种之一,其制作方法 是在施好釉的胚体上用含氧化铁的 2021年3月24日 — 落霞彩散不留形 浴出长天霁色青——中国古代蓝釉瓷 元蓝釉描金杯 蓝釉,更准确地说应是高温蓝釉,是中国瓷器烧造的著名颜色釉品种之一,以氧化钴为主要呈色剂,在还原气氛中经高温烧成,烧成后通体为蓝色器物。 目落霞彩散不留形 浴出长天霁色青——中国古代蓝釉瓷 知乎2016年5月12日 — 二、宋代吉州窑绿釉瓷 枕的装饰艺术 吉州窑绿釉瓷枕装饰主要采用了刻划花和印花装饰艺术。刻划花装饰是用刀、竹签或铁针等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陶瓷坯体上刻划出纹样,经施釉或不施釉,入窑烧制而成的一种装饰方法,是陶瓷装饰的一种 吉州窑绿釉瓷枕的特征和装饰技艺纯粹的乌金釉器极少见,以黑地描金和黑地白花品种多见。清代唐英所著《陶成纪事碑》记有:“新制仿乌金釉,黑地白花、黑地描金二种。”此碗胎薄体轻,釉质匀净,为雍正乌金釉瓷的代表作。乌金釉碗

绿釉瓷 知乎
绿釉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,以铅化合物为助溶剂的石灰釉,铜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,在氧化气氛中呈绿色。传统的铜绿釉——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; 清代的绿釉瓷发色漂亮,绿色釉包括孔雀绿、鹦哥绿、宝石绿、瓜皮绿等。高温绿釉中的郎窑绿、苹果绿,低温绿釉中的孔雀绿、瓜皮绿和秋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窑新创烧的一种高温釉,因釉色似鹅蛋,呈现白中微泛青的色调而得名。元代“枢府”瓷制作规整,品质优良,多有印花装饰,纹饰题材以云龙和缠枝花卉纹为常见,因“枢府”釉属乳浊釉,故纹饰不太清晰 卵白釉瓷百度百科高温蓝釉的出现是在 元代。入 明 以后,特别是在宣德时,蓝釉器物多而质美,被推为宣德 瓷器 的上品。 至 清康熙 时,更出现 洒蓝釉、天蓝等多种新品种。蓝釉以氧化钴为呈色剂,最早见于唐三彩,宋代钧窑以天蓝釉为主 蓝釉 百度百科清雍正绿釉瓷碗 是清雍正时期的一件文物,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。中文名 清雍正绿釉瓷碗 馆藏地点 南京博物院 所属年代 清朝 类 别 陶瓷器 文物特征 高54,口径115,底径43 厘米 清雍正绿釉瓷碗 百度百科

碎瓷绿釉瓷碗
碎瓷绿釉瓷碗 鉴赏鉴别:颜色釉瓷 :雍正官窑的水准! 09:53 来源: 鉴藏元明清 众所周知,作为一代帝,雍正除了勤勉政务,审美趣味亦是极高。极简与淡雅是他的典型风格。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故宫馆藏的雍正颜色釉瓷器,品一品纯色釉中 2013年12月3日 — 哥窑八方碗 高42厘米,口径78厘米,足径28厘米。 碗呈八方形,口微外撇,弧壁,瘦底,八方形圈足,足微外撇。碗里外满施釉,外壁施釉较厚,开片较大,为冰裂纹;内壁施釉薄,开片细小而密集,形成一种无规则的蜘蛛网线,即百圾碎。故宫博物院馆藏哥窑精品赏析冰裂纹 瓷器是汉族传统名瓷。 冰裂纹也称璺,它是瓷器本身内部应力的一个表现,只有当内部应力在 正常状态 下 不平衡、无法维持现有状态,釉的伸缩程度超出其弹性区间极限时才产生釉层断裂、位移,直至内部应力平衡,因而形成宏观的冰裂纹效应。产生这种现象没有固定的时刻,由于与二者 冰裂纹瓷器 百度百科民国苹果绿釉瓷碗 馆藏地点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所属年代 民国 类 别 瓷器 材 质 瓷 文物来源 移交 藏品编号 2763 完残程度 基本完整 质量范围 150kg 入藏时间 1949年10月1日1965年 民国苹果绿釉瓷碗 百度百科

清代晚期绿釉瓷碗 百度百科
清代晚期绿釉瓷碗 馆藏地点 海南省博物馆 所属年代 清代 类 别 瓷器 文物特征 外型尺寸(cm) 高57 口径22 足径104 具体尺寸 高57 口径22 足径104 具体质量 0688kg 新手上路 2023年10月24日 — 哥窑青釉碗,高75厘米,口径198厘米,足径56厘米。 碗敞口,弧壁,浅圈足。里外满饰青釉,釉厚润如脂。釉面布满细碎的开片纹,深浅不一,如网如织,深纹片呈黑色,浅纹片呈黄色,俗称“金丝铁线”纹。哥窑碗 故宫博物院盛世风采:乾隆的单色釉“惑”! 知乎 2020年5月28日 乾隆官窑绿釉瓷,可分为孔雀绿、瓜皮绿、松石绿等多个色系。 其中,孔雀绿釉是因呈色翠绿透亮似孔雀羽毛而得名;瓜皮绿釉是因色泽似西瓜皮而得名;松石绿碎瓷绿釉瓷碗